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申佳平)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要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
人民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申佳平)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要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怎么推进相关养老服务安排和托育服务安排(以下简称“养老托育服务安排”)渡过难关,实在处理“一老一小”问题?据国家展开变革委官网音讯,国家展开变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分近来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方针办法的告诉》(以下简称《告诉》),在房租、税费、金融、防疫等多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方针办法。减免房子租金 顶格减征“六税两费”《告诉》提出,养老托育服务安排归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子的,一概革除租金到2022年末。其间承租国有运营用房的,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研讨出台进一步减免办法。教育、科研等体系的有关单位和安排租借房子的,鼓舞其对养老托育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租金减免。鼓舞各地探究将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国有房子等物业以恰当方法转交政府会集改造使用,免费或贱价供给场所,托付专业化养老托育服务安排运营。对存在房子租金付出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鼓舞合同两边经过相等洽谈方法延期收取。探究答应空置公租房免费供给给社会力气供其在社区为晚年人展开助餐助行、日间照顾、恢复护理、晚年教育等服务。一起,2022年,各地对契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依照50%税额顶格减征资源税、城市保护建造税、房产税、乡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犁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当地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养老托育职业纳税人可按规则享用按月全额交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交还存量留抵税额的留抵退税方针。严厉履行养老托育服务安排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履行的方针,鼓舞当地2022年视情给予进一步减免优惠。履行对受疫情影响关闭处理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用电、用水、用气“欠费不断供”方针,建立6个月费用缓缴期,并可依据本地实践进一步延伸,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养老托育服务安排请求处理电、水、气、热等事务,施行限时办结准则。个人可缓缴养老稳妥 安排借款延期还本付息《告诉》要求,连续施行阶段性下降赋闲稳妥、工伤稳妥费率方针。对不裁人、少裁人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施行普惠性赋闲稳妥稳岗返还方针。受疫情影响运营呈现暂时困难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可请求阶段性缓缴养老稳妥、赋闲稳妥、工伤稳妥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对契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免申即享”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3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以个人身份参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稳妥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从业人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等各类灵敏工作人员,2022年交纳费款确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3年末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当地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规模内自主挑选,缴费年限累计核算。在金融方针方面,《告诉》要求展开普惠养老专项再借款试点,支撑金融安排经过融资信誉服务渠道网络向普惠养老服务安排供给借款,依据试点状况,在对方针进行评价完善后进一步扩展试点规模。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安排持续按市场化准则与养老托育范畴的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自主洽谈,对其借款施行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准则上不超越2022年末。一起,鼓舞当地结合财力实践,给予养老托育服务安排借款贴息支撑,缓解养老托育服务安排融资困难。鼓舞政府性融资担保安排按市场化准则为养老托育服务安排供给融资增信支撑,积极为受疫情影响企业供给融资担保支撑。支撑当地结合财力实践向政府性融资担保安排注资、供给融资担保费用补助。添加防疫支撑 加强白叟助餐、心思服务《告诉》提出,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在物资分配、转运阻隔、医疗救治等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方面临养老托育服务安排予以歪斜,供给技术支撑和必要保证。当地各级人民政府依据疫情防控规则安排辖区内养老托育服务安排定时展开核酸检测,并视状况添加检测频次。养老托育服务安排按规则储藏必备防疫物资,引导公益慈悲安排为养老托育服务安排捐献防疫物资。对因疫情防控要求施行关闭处理、无法正常运营的养老托育服务安排的防疫物资、消杀开销,当地人民政府可给予恰当支撑。《告诉》特别提出,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心思医生、社会工作者等团队,经过现场或视频方法,依据需要及时为不具备心思咨询条件的养老服务安排供给心思引导服务,协助缓解入住晚年人及职工因长时间关闭呈现的焦虑等心思健康问题。鼓舞餐饮企业为不具备餐饮克己才能的养老服务安排和居家养老的晚年人供给助餐服务,当地可结合实践量体裁衣对晚年人助餐服务给予恰当支撑。此外,支撑养老托育服务安排探究新业态、展开新方式。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引导养老托育服务安排线上线下交融展开,支撑养老范畴企业展开才智养老方式,协助对接互联网医疗、恢复辅佐用具制作等资源,供给才智化服务;支撑托育服务安排立异服务方式,展开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鼓舞开发婴幼儿哺育课程、爸爸妈妈讲堂等,拓宽线上服务。有条件的当地可结合实践探究发放养老托育服务消费券。